(网经社讯)*ST美讯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郑州市百货文化用品公司,1996年登陆上交所,证券简称“郑州百文”,是当时国内上市企业的100强。
2000年,郑州百文濒临破产时,正值当时与国美、苏宁并称“家电三巨头”的三联集团公司(后更名为山东三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家电零售行业春风得意。
彼时三联集团正欲通过战略重组进军A股,郑州百文的破产可以说是给了它一个机会。这不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递枕头嘛。
2001年,三联集团对郑州百文进行重大资产、债务重组,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03年8月,三联集团更名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更名为“三联商社”。
作为中国第一家专业家电连锁上市公司,三联商社也算风光一时。
可惜好日子不长,几年后三联商社经营问题暴露,多元化经营弊端显现。2008年,三联集团彩石山庄地产项目烂尾,导致资金链断裂,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无法偿还债务,三联集团被债权人申请拍卖其持有的三联商社的2700万股股权。
早在1998年,黄光裕就已是当时的家电零售巨头,国美电器分店遍布全国88个城市。2004年、2005年,黄光裕更是以百亿身家蝉联中国首富。
但是黄光裕并不满足于零售,准备向通讯行业进军,而三联拍卖股权正好给了黄光裕一个进军通讯行业的机会。
在黄光裕的布局中,国美在通讯方面将主营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现涉及摄像头、智能电表、3C 产品、穿戴项目等硬件,以OEM 和ODM为业务经营模式。
可当时国美电器已经错过了竞拍,该怎么办呢?
黄光裕想了个法子,借山东龙脊岛建设有限公司的名义,以19.9元/股、5.37亿元的天价成功竞拍下三联商社2700万股限售流通股,成为三联商社的第一大股东。这家山东龙脊岛建设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黄光裕本人。
2017年6月,公司名称由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美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为“国美通讯”。
不过,多年后回头来看黄光裕当时的这番操作,无疑是为国美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归根到底,黄光裕接手的三联负债累累,多元经营下业务冗杂,细枝末节繁多。剥开光鲜外衣,里面其实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2009年,因三联欠债,*ST作为连带被告的事件就有高达20起,*ST三联账户被查封冻结金额558万元,被强制执行累计划走资金442万元,房产被查封25514.2平方米。
济南商业银行也加入讨债行列,向山东高院申请追加三联商社为被告,要求三联商社对借款本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后续,山东高院下发民事裁定书,决定冻结上市公司、山东三联商社、三联集团及其两家关联方的存款1.35亿元或查封、扣押其相应价值的其他财物。公司位于三联大厦的地下三层至地上五层的房产被法院查封。
加之后续黄光裕入狱,根本没有时间梳理三联商社的一系列问题,最后这个烂摊子跟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
当然,现在这个烫手山芋想要脱手不易,黄光裕也只能有苦难言,尽力挽救。
2024年6月,他通过国美信科技致函,称计划增持国美通讯股权,以示信心。官方同步释放黄本人的战略规划。
可惜,黄光裕到底还是不如信里说的有信心,增持额度不足500万,对国美通讯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2017年后,国美通讯连续亏损,再无盈利。
所以国美通讯其实早就退出市场舞台了,这次退市只不过是从明面上正式宣告罢了。